今年的高考防作弊可謂是高級別,為了防范和杜絕考試作弊,全國31個省份相繼出臺相關文件,加大力度嚴格應對和查處高考作弊問題。比如廣州要求目前流行的智能手表、智能腕帶等不能帶入考場。海南省則規定如考生攜帶違禁物進入考場,監考員也將被追究責任。為應對花樣百出的作弊手法,確保高考更公平公正,多地更是推出高科技防作弊手段。安徽省今年全省推廣使用金屬探測儀,洛陽啟動無人機值守考場,河南甚至規定,錄取后要向高校提供筆跡圖像信息和進場照片信息,可謂將考試防線做到了最后一步。山東省規定,今年在校大學生如果充當槍手被發現,一律開除學籍。
廣東省對不負責任,失職、瀆職和違規違紀造成嚴重后果的考試工作人員,堅決依法依規、從嚴處理。考生攜帶任何書籍、資料及通訊工具(手機、傳呼機)等違規物品進入考場,無論使用與否,都將被取消考試成績。
海南甚至提出,在考試過程中,如果發現考生攜帶手機等違禁物品進入考場,要追究監考員的責任。要認真做好考生入場身份驗證、考生入場的安檢工作,絕對不允許檢查走過場、做樣子、糊弄人。
為有效防范和嚴厲打擊在高考中利用無線電信號獲取試題、傳送答案、替考等嚴重舞弊行為,寧夏將在今年高考正式啟用防范無線電信號作弊系統。同時寧夏還建成了覆蓋全區各考點的考試專網,將對考點學校的防作弊系統進行單獨組網、集中供電,并在每個考場配備了安檢儀和指紋身份驗證儀,在每個市、縣(區)運卷車輛安裝了車載定位監控設備。
事實上在考點附近布控“電子眼”、無線電移動監測車和作弊信號檢測儀等設備都不是今年的新手段,但多地今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例如四川表示,作弊防控系統還將會把電子對抗技術應用于考試中,使用“偵測引導阻斷”的技術手段,在全時段、全頻段精確捕捉并干擾、阻斷無線電作弊信號,不讓一處可疑信號成為漏網之魚。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為防替考行為發生,今年內蒙古高考考生須全部通過指靜脈驗證才能入場參加考試。指靜脈驗證是一種新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它利用手指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進行身份識別。考生要想進入考場,必須先用右手刷身份證,然后將左手的食指放入指靜脈驗證器以便核證是否為同一人。與指紋識別在程序上大致相同,但指紋容易被人復制,指靜脈目前被人復制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河南省為了嚴防高考舞弊事件再度發生。高考期間在各考點將設立警務室,由公安干警現場執勤。對教育、招生部門發現的替考槍手、現代通信工具作弊分子及其他擾亂考試秩序人員當即采取治安管制措施。監考老師、考生均簽署了責任書及誠信高考承諾書,所有涉考中學集中進行考試紀律專項教育和違規處罰案例警示教育。河南省要求,在考試期間各高校、高中必須堅持正常教學活動,嚴格請銷假制度,嚴防學生充當搶手。洛陽市還動用了無人機進行監控。這種六旋翼無人機可飛近千米,能在500米的高度懸停。附近一旦出現可疑信號,無人機便可捕捉信號,并幫助工作人員迅速、準確定位。為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全國各地教育部門可謂興師動眾,嚴陣以待!